「”七時的訪客”。」
鐵槍跟彈丸走在社團大樓裡,他們一邊討論著男學生的這句話一邊走向了三樓的第二新聞部社團教室。
「身為運動社團打手的你,有沒有聽過這個?」鐵槍看著社團教室內的學生,一邊問著彈丸。
「七時的訪客阿...這好像是文科社團的傳聞耶,運動社團聽到的都是些怪物學長破壞社辦或訓練設備的故事。」
「那個叫做傳說,所以學生會那傢伙是想嚇我們嗎?」
「不知道耶;不過七時的訪客我倒是有從學長那邊聽來的版本。」
「好的,七時的訪客:運動社團學長版本,願聞其詳。」
「學長省略了很多,不過主要是說:有一個學姊晚上七點後因為有事留在校內,她急著拿東西,沒開燈就進了教室,她關上門的瞬間,門外有個人敲門,她不敢出聲,就躲到了旁邊,然後那個訪客就自己開門走進來,然後那個學姐看到了一個穿著學校制服的怪物,跑進社團裡東聞西聞,學姐害怕就趁著一個空隙離開了教室,在這之後,聽說晚上七點後還留在校內,在七點之後,就會有那個東西來訪,不在之前離開的話,會被帶去那個世界。」
「很普通的謠言嘛,感覺不到真實性。」
「是阿。」
「有人真的遇到嗎?」
「這就要問文科社團的人了。」
我在虛幻的都市裡,用文字砌牆,用文字築城,用文字記錄天使;用影像裝飾,用影像點綴,用影像補捉二零零三的五月,然後,用影像與文字欺騙自己,它來過。
2019-05-13
2018-12-05
雙夢
快速筆記,兩個夢。
一個是三個河上漁夫的靠近與遠離哲學;另一個是我帶家人去玩的搭火車轉車驚魂。
有一條很大很大的河,河中有著非常豐沛的魚群,同樣的也有很多鱷魚類的生物,有著三個漁夫靠著在河上打魚維生,我就是那其中一個漁夫。
其中一個漁夫又高又壯又樂觀,同時非常狂妄,他甚至會跳進河中趕魚,而且毫髮無傷,只是他的捕魚方式非常粗魯,常常過於靠近別人而撞船。
另一個漁夫矮小又沉默,總是離群遠居地在沒人的角落捕魚,他會迴避別人的靠近,不與他人交談,可是也因此他的漁獲量非常的少,少到不能賣錢,只能勉強讓自己維生。
我偶然跟高壯漁夫撞船,然後掉到水中被他救起,他告訴我,人生就像他捕漁的態度那樣,要積極,要努力的往有魚的地方去;然後我有一次因為擠不進捕魚群的船隻中,只好繞到比較沒魚的地方捕魚,我遇到比較沉默的那個,他只是靜靜的捕魚、釣魚,然後閒暇時都在看書看風景,我覺得那樣也不錯。
然後急轉直下,高壯那個為了趕魚,叫上了我跟沉默的去幫忙,結果我跟沉默的船都被鱷魚群撞壞,我們跳到高壯的那傢伙船上,拼命往前划。
河水流速越來越快,前方是個急流,更遠方是個大瀑布,我還來不及尖叫,就在墜落感中醒來。
我起來上個廁所,女兒不知何時已經躺在我的床上睡著,我睡到地上,想著剛才的漁夫,然後馬上又睡著。
沒有再夢到漁夫,我夢到自己帶妻子女兒全家出門,那好像是個類似十分的觀光景點,有許多鄉下的景色與古舊的房屋等等。
我們逛了許久後決定要往下個景點去,於是我們全家走到了一個火車站等火車
火車來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站錯月台,於是跟著妻女跑到另一個月台,驚險上車,然後,最後還是搭錯了車,車子往著反方向走;我們煩惱了一下,由於到下一站要一夜,於是我們只好在這火車上過夜,這火車是類似夜鋪火車那樣,有許多房間可以住,但我並沒有在火車上看到其他人。
我們看了一下時刻表,預定是到下一站後下車換到對向火車。
第二天我醒來,發現小孩跑到外面去玩,於是我便出了房間去找他們,這火車非常的大,足足有三層樓高,我在裡面上上下下走來走去找我的小孩。
就在快到車站時,我找到了小孩,連忙下了車,才剛下了車,車子瞬間就走了
我跟小孩一起搭上一台類似捷運的車,然後就醒了。
一個是三個河上漁夫的靠近與遠離哲學;另一個是我帶家人去玩的搭火車轉車驚魂。
有一條很大很大的河,河中有著非常豐沛的魚群,同樣的也有很多鱷魚類的生物,有著三個漁夫靠著在河上打魚維生,我就是那其中一個漁夫。
其中一個漁夫又高又壯又樂觀,同時非常狂妄,他甚至會跳進河中趕魚,而且毫髮無傷,只是他的捕魚方式非常粗魯,常常過於靠近別人而撞船。
另一個漁夫矮小又沉默,總是離群遠居地在沒人的角落捕魚,他會迴避別人的靠近,不與他人交談,可是也因此他的漁獲量非常的少,少到不能賣錢,只能勉強讓自己維生。
我偶然跟高壯漁夫撞船,然後掉到水中被他救起,他告訴我,人生就像他捕漁的態度那樣,要積極,要努力的往有魚的地方去;然後我有一次因為擠不進捕魚群的船隻中,只好繞到比較沒魚的地方捕魚,我遇到比較沉默的那個,他只是靜靜的捕魚、釣魚,然後閒暇時都在看書看風景,我覺得那樣也不錯。
然後急轉直下,高壯那個為了趕魚,叫上了我跟沉默的去幫忙,結果我跟沉默的船都被鱷魚群撞壞,我們跳到高壯的那傢伙船上,拼命往前划。
河水流速越來越快,前方是個急流,更遠方是個大瀑布,我還來不及尖叫,就在墜落感中醒來。
我起來上個廁所,女兒不知何時已經躺在我的床上睡著,我睡到地上,想著剛才的漁夫,然後馬上又睡著。
沒有再夢到漁夫,我夢到自己帶妻子女兒全家出門,那好像是個類似十分的觀光景點,有許多鄉下的景色與古舊的房屋等等。
我們逛了許久後決定要往下個景點去,於是我們全家走到了一個火車站等火車
火車來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站錯月台,於是跟著妻女跑到另一個月台,驚險上車,然後,最後還是搭錯了車,車子往著反方向走;我們煩惱了一下,由於到下一站要一夜,於是我們只好在這火車上過夜,這火車是類似夜鋪火車那樣,有許多房間可以住,但我並沒有在火車上看到其他人。
我們看了一下時刻表,預定是到下一站後下車換到對向火車。
第二天我醒來,發現小孩跑到外面去玩,於是我便出了房間去找他們,這火車非常的大,足足有三層樓高,我在裡面上上下下走來走去找我的小孩。
就在快到車站時,我找到了小孩,連忙下了車,才剛下了車,車子瞬間就走了
我跟小孩一起搭上一台類似捷運的車,然後就醒了。
2018-10-10
台灣的環境太醜?
在某討論區看到有人抱怨台灣的環境太醜,我自己覺得這是事實,但問題在這部份不是幾天才這樣。
一是普遍的美感教育不足,以速成的招牌裝備一直到約10年前仍是如此,開始批評與感覺到裝潢要改善已經是近10年前的事,而拍攝地的招牌等是以20年開始起跳的夜市與老街道。
二是如何更新沒有建築法規限制,請記得,光是招牌控制大小也無法辦到美化,美化這東西,需要設計師開出的嚴格規範,以現在來看,每個市政府在設計工作上外包居多,這不設專職加以調整是無法改善的。
三的問題比較深一點,文化主體,講難聽點,這種亂成一團的標楷體招牌已經是許多人腦中的美好景色,美不美對他們來說是其次,但問題是他看得很習慣,而且與台灣印象連接,你要花時間說服他,不如自己出錢去改招牌。
綜合以上,幾十年累積下來的問題,看到MV後,你如果覺得醜,那麼你要做的,也許是該去想,我如何讓這些東西變成我喜歡的形狀;我建議開間廣告招牌裝潢,花時間去跟店家溝通,或是從參選里長開始,爬到立委那天,你就能從政治面去改善這些問題。
這些夜市店面從當時開始到現在不靠裝潢也是人擠到滿,在各種成本考慮下,招牌是最不被考慮更新的一塊,嫌他醜,但別人也不會因為你的意見去更換,畢竟他的收入,是來自商販,而不是招牌,會把成本丟在招牌與內裝的,通常是這十年內新開的店家,至於老店家,停一天賠一天,更何況店面多半是租來的,招牌有掛就好,美醜再說吧。
2018-06-03
華特的秘密生活
晚了別人五年看了白日夢冒險王,其實比起冒險,我倒是覺得很多部份跟高年級實習生差不多,在描寫網路帶來的社會受薪階級的失業與變革,那個一技之長可以吃一輩子的年代已經不再,中高齡失業已經是今天中年人要面臨的課題,如果以這電影的內容來看,仿彿在告訴我們這些40以上的人,晚點開始探索世界去冒險,也還不遲。
或許吧,或許不遲吧。
或許吧,或許不遲吧。
2018-04-15
詛咒夢
我帶著我的小孩弟弟跟姐姐去旅行,結果因為弟弟哭鬧,使得我們錯過一班回程客運,
因為還有時間於是我跟小孩去客運後面的樓館參觀
那裡正在舉辦以地方為主題的特展正在賣東西
我在裡面遇到了一樣因為錯過班次來參觀的人
有賣茶葉的一對夫婦太太正要臨盆、念東西推銷的櫃位、賣衣服的男生、賣地方特產大哥與現場飲食的兩個歐巴桑、最後
則是一個洽詢與咨詢的地方
我在最後一個地方遇到了一個來問路的女生,她問完路就離開了
然後我看看時間差不多就起身帶小孩回家,
然後搭下一班車回車,路上似乎經過了一個車禍現場
然後我就在上車睡覺了。
醒來,我卻還在客運車站,而且時間是我錯過車後又搭車的時候,我轉身進到客運後面的樓館
卻發現大家都很難過,後來才發現最後一個來問路的女生是他們的遠房親戚
她剛剛出了車禍死掉。
我覺得很驚訝,但隱約感覺這個樓館不乾淨,但看起來我也深陷其中,
於是我提了議,就是透過困住那個詛咒的流動,讓她不會死掉。
他們質疑了一下我為什麼會知道,但最後還是相信了我
分別在各個地方設下拖延的陣勢與方法去拖延詛咒的發生。
賣茶葉的積極的對空氣吆喝與拉客讓空間熱鬧
念東西推銷的則是微笑地念稿並混入經文
賣衣服的則是跟另一個安排好的人假裝買賣吵架
賣地方特產的則是把東西給客戶試吃
現場飲食的部份則是多拉點客戶
並且每個人都在攤位下放了個法陣
然後時間到了他們開始做那些事,我看他們都做一遍後,就去搭車,然後在車上睡著。
結果醒來還是在那個地方,只是時間往前拉到我來到之前
我回頭,大家正要開始進行透過困住那個詛咒的流動的準備。
但顯然非常的不順,賣茶葉的積極對空氣吆喝與拉客一直大舌頭
念東西推銷也是
賣衣服的則是跟另一個安排好的人真的吵了起來
賣地方特產的則是攤位上出現了很多約芝麻大小的米色小蟲
後來才知道每個攤位都出現了米色小蟲
我叫他們通通都打死,然後到第一個那個賣茶葉的那邊幫忙打
這時看到米色小蟲正在排字
"沒有用的沒有用的幾點幾分她還是要死"
我盡力打死小蟲,但是去找那個女生,我拉著她離開樓館,搭上了車,
然後一直盯著她過了要死的時間,才睡覺
醒來時,還是在樓館,剛剛那些人大家在吃宴會,慶祝那個女生沒死
而我認識的一個有通天眼的旅遊達人也受邀
跟一對在現場飲食區吃飯的夫妻說
"實不相瞞我昨天就看到這裡有不乾淨的東西我不敢說"
"其實現在還在"
我看向他說的方向真的有個東西
但我不敢追查
然後我也坐下了開始吃宴會的菜,我跟女生與賣東西的人共桌,他們已經不認識我
我的餐具掉到地上
我到桌下去撿
發現地上都是那個芝麻大小的米色小蟲
他們在排上面發生過事情的順序文字很瘋狂的排
然後我看到小蟲都從那個女生身上跑出來
我恍然大悟,她不是沒有死,而是詛咒的鬼以她的樣子復活....
因為還有時間於是我跟小孩去客運後面的樓館參觀
那裡正在舉辦以地方為主題的特展正在賣東西
我在裡面遇到了一樣因為錯過班次來參觀的人
有賣茶葉的一對夫婦太太正要臨盆、念東西推銷的櫃位、賣衣服的男生、賣地方特產大哥與現場飲食的兩個歐巴桑、最後
則是一個洽詢與咨詢的地方
我在最後一個地方遇到了一個來問路的女生,她問完路就離開了
然後我看看時間差不多就起身帶小孩回家,
然後搭下一班車回車,路上似乎經過了一個車禍現場
然後我就在上車睡覺了。
醒來,我卻還在客運車站,而且時間是我錯過車後又搭車的時候,我轉身進到客運後面的樓館
卻發現大家都很難過,後來才發現最後一個來問路的女生是他們的遠房親戚
她剛剛出了車禍死掉。
我覺得很驚訝,但隱約感覺這個樓館不乾淨,但看起來我也深陷其中,
於是我提了議,就是透過困住那個詛咒的流動,讓她不會死掉。
他們質疑了一下我為什麼會知道,但最後還是相信了我
分別在各個地方設下拖延的陣勢與方法去拖延詛咒的發生。
賣茶葉的積極的對空氣吆喝與拉客讓空間熱鬧
念東西推銷的則是微笑地念稿並混入經文
賣衣服的則是跟另一個安排好的人假裝買賣吵架
賣地方特產的則是把東西給客戶試吃
現場飲食的部份則是多拉點客戶
並且每個人都在攤位下放了個法陣
然後時間到了他們開始做那些事,我看他們都做一遍後,就去搭車,然後在車上睡著。
結果醒來還是在那個地方,只是時間往前拉到我來到之前
我回頭,大家正要開始進行透過困住那個詛咒的流動的準備。
但顯然非常的不順,賣茶葉的積極對空氣吆喝與拉客一直大舌頭
念東西推銷也是
賣衣服的則是跟另一個安排好的人真的吵了起來
賣地方特產的則是攤位上出現了很多約芝麻大小的米色小蟲
後來才知道每個攤位都出現了米色小蟲
我叫他們通通都打死,然後到第一個那個賣茶葉的那邊幫忙打
這時看到米色小蟲正在排字
"沒有用的沒有用的幾點幾分她還是要死"
我盡力打死小蟲,但是去找那個女生,我拉著她離開樓館,搭上了車,
然後一直盯著她過了要死的時間,才睡覺
醒來時,還是在樓館,剛剛那些人大家在吃宴會,慶祝那個女生沒死
而我認識的一個有通天眼的旅遊達人也受邀
跟一對在現場飲食區吃飯的夫妻說
"實不相瞞我昨天就看到這裡有不乾淨的東西我不敢說"
"其實現在還在"
我看向他說的方向真的有個東西
但我不敢追查
然後我也坐下了開始吃宴會的菜,我跟女生與賣東西的人共桌,他們已經不認識我
我的餐具掉到地上
我到桌下去撿
發現地上都是那個芝麻大小的米色小蟲
他們在排上面發生過事情的順序文字很瘋狂的排
然後我看到小蟲都從那個女生身上跑出來
我恍然大悟,她不是沒有死,而是詛咒的鬼以她的樣子復活....
2017-08-09
公路殺手
大中午的豔陽高照,這裡是前後數哩都沒有任何人、動物與建築物的公路中央點,草叢那具死了超過十五年屍體依然仍沒有被人發現,而今,已是一具穿著破爛衣服的白骨,風滾草滾過滾燙的公路上,掠過一台車子前面,那是台二手的雪佛蘭羚羊,車蓋的烤漆光亮,車窗乾淨明亮,反照太陽的亮點在車身上閃爍而過,車裡坐著一個人,一個看起來很無趣的男人。
他拉了拉領帶,對著那片加裝的超大後照鏡梳了梳那顆油頭,然後他小心用特製的小鉗子拔下兩根白頭髮,當一個推銷員,一定要注意儀容整潔,然後他給了自己一個非常燦爛的笑容,挑了挑眉,而且還故意露出那一口潔白近藍的牙齒。
2017-04-22
2017-02-05
西方影業的迷思
英國雜誌SFX,本期金剛專題裡面的宣傳照,井田的照片比奧斯卡影后還大張;從宣傳照到她跟主角抖森這麼親近拍照的幕後花絮,加上之前井田無吻戲規則,雖然預告沒幾幕,但我覺得她在片中戲份的應該不輕,甚至有可能沒有賜死、一路活到最後的感覺。
.
西方影業似乎陷入" #將大量在地元素置入以吸引觀眾共鳴 " 的電影策略,為了追求中國市場,中方入資與中國市場競逐,讓原本的好萊塢文化過度平面化,加上麥可貝之流利益導向的拍攝法,大量商品置入,甚至被反過來大量置入,文化置入,萬達小公主的大量曝光,將她的存在極大化到眾人皆知。
.
根本來說,歐美電影之所以吸引人,並不是在於有沒有亞洲人、東方明星,而是因為它是一部思考與觀念迥異於亞洲思維的電影,套句中國形容,三觀不正,但就是這三觀不正在吸引人。
.
反之中國電影在過去窮與困的狀況下時能吸引人,是因為劇情,資本一多,無極、長城什麼妖魔鬼怪都跑出來了。
.
台灣電影在於後勁,初看無感,仔細思考後會發現其實有在安排,以前能拍出熱帶魚這麼在地內容的導演,今天也能拍出健忘村這樣普通的內容。
.
可惜,票房是錢是殘酷的東西,當下賺不了錢,也沒有了未來,然後,現在除了票房,還要賠上特色這個未來。
2016-10-23
我跟我的缪斯女神
每當你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缪斯女神就會全裸的爬到你身上說 :
"我有個超棒的點子,你一定要停下手邊所有的事聽一下....是不是很棒 "
"是很棒,但是我手邊這件事....."
"誰在意那種東西,快扔掉它,讓我們開始吧!!"
於是我們扔掉那些事,去處理謬斯的好點子,那真的很棒,前所未聞的好點子。
然後隔天,你在客廳桌上看到一張紙條。
"DEAR,我去走走。"
她就這麼離開了好幾年沒回來。
沒有她,你的日子還是要過,你又開始專心處理別件事,然後很突然的,有那麼一天,缪斯女神突然又全裸的爬到你身上說 :
"我有個超棒的點子,你一定要停下手邊所有的事聽一下....是不是很棒?"
你他ㄇ.....
2016-10-13
電影中文主題曲
台灣電影傳統行銷上從讓藝人看首映,慢慢演變出唱中文電影歌曲的套路,這多半來自迪士尼動畫中文化的過程,慢慢的經紀公司與藝人也想在與自己幾乎毫無關聯的電影中撈一票,美其名跨界行銷,對這類合作初期或許還沒有那麼大的岐異,但久而久之,電影收視群與藝人粉絲、或傳統媒體用戶兩方都發現這個點,這個人跟歌與電影的關係是什麼?
.
我認為這樣的行銷在過去傳統媒體有最大傳播力時,或用在較低知名度、內容較差的電影上,有不小的行銷助益;但用在內容穩定、知名度高的作品上,充其量是幾成不到的差異,加上新世代收視群本身就是動漫與網路餵養大的族群,在16年過去只出一個天團、天王、女子團體的台灣演藝圈,吸引力與成效對比藝人代言的費用,我認為不如多準備點周邊商品在戲院出口銷售。
.
今天這個爭議之所以爆發,原因很簡單,電影收視族群已經不想看到毫無關連的行銷套路,絕非單純只是ACG粉絲反撲,看看日本市場的反應,這是他們長期將動漫播種在族群成長後的新生代,市場生態改變,行銷方式當然會改變,所需要的商品當然不同,把問題歸咎於ACG粉絲反撲或既定觀念,實在有失公允,也對單純討厭天團的人不公平。
.
過去天團如日中天時,這樣合作是肥了電影,但今天你的名字除了有日本票房保證,也有市場架構改變的意義,我當然知道日本電影在台灣賣不好是常態,但你也知道韓國電影在台灣都賣得不怎麼樣,那麼屍速列車是怎麼回事?意外?或許是,但即便如此,一個從專輯抽一首歌出來代言的天團,所代表的,不只是聯合行銷,還包括了誠意不足。
.
而且你的名字電影本身並不需要在地化的連結,他也不是小眾化的代表,不能正視動畫所代表不只是ACG族群,這就已經是偏見(不要戰我這是事實),試問,誰會在情書的行銷放中文主題曲?宮崎駿的電影行銷放中文主題曲?你會這麼做?日本電影不夠力?
.
我認為要幫電影行銷、收入努力無可厚非,那是你的工作,但要幫錯誤的行銷模式辯護,不如重新檢討一下中文主題曲的行銷方式錯在哪裡,這個天團的誠意與其市場意義是否有正面助益。
.
更別提用激怒族群的方式去為一件事辯論,這不是打筆仗呀。
.
驚奇蜘蛛人2的電影爛,所以拿了首爛歌來當中文主題曲,這是片商覺得不錯的行銷方式?
還是要提醒我們電影的內容跟歌差不多 XD ?
#小常識貓的報恩不算宮崎駿的電影
2016-08-07
講古,說母親從外公口中聽聞的宜蘭故事
母親大人受愛讀書的外公影響,用口耳相傳的方式,講述了一個不知道是叫翁海、汪海還是換海(台語) 道士的故事,以下通通用汪海稱之,這是我記得的數則,也算是我跟母親與外公的傳承。
汪海這個人在修行後有一雙可以看到寶物的眼睛,他透過占卜知道台灣有許多寶物,於是他便渡過了黑水溝來到了台灣,然後,他到了宜蘭這裡。
汪海這個人在修行後有一雙可以看到寶物的眼睛,他透過占卜知道台灣有許多寶物,於是他便渡過了黑水溝來到了台灣,然後,他到了宜蘭這裡。
2016-07-30
全世界都在說,清國話
這首歌,詞是吳念真寫的,反映的是吳念真的兒時記憶,說是教台語,但教的內容是日語,這是台灣人在日治後語言日台深化的影響,說起來是一種台灣文化風情。
.
很多年前,老師問我們蕃茄的台語該怎麼說,同學們毫不思考的,就回答了TOMATO,而正確的用語應該是,蕃仔蜜。
.
從年齡來看,吳念真的父母那一輩,乃至於其爺爺奶奶那輩受過日本教育是必然的,當時的台灣有台語、日語混著使用的狀態,在殖民結束後,很多日常用語裡的日語並未消失,而是隱遁,或說是融合成台灣人所用的生活用語中,如同他媽媽說要教台語,但教的單字卻都是變成生活化的日語,這正是一種文化被融合過的跡痕。
.
一如星馬的華人在使用福州話,然後跟他們一起工作的人也跟著學了福州話,一如日本人過去到大唐留學,把唐服帶到日本,變成了和服,又如中國人現在用的普通話,其實是清人改良過的新式漢語,音韻與古中原腔已經大有不同。
.
某女子三人團體說,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但事實上,那是大清人留給這世界,最大的一筆文化痕跡。
.
全世界都在說,清國話。
.
很多年前,老師問我們蕃茄的台語該怎麼說,同學們毫不思考的,就回答了TOMATO,而正確的用語應該是,蕃仔蜜。
.
從年齡來看,吳念真的父母那一輩,乃至於其爺爺奶奶那輩受過日本教育是必然的,當時的台灣有台語、日語混著使用的狀態,在殖民結束後,很多日常用語裡的日語並未消失,而是隱遁,或說是融合成台灣人所用的生活用語中,如同他媽媽說要教台語,但教的單字卻都是變成生活化的日語,這正是一種文化被融合過的跡痕。
.
一如星馬的華人在使用福州話,然後跟他們一起工作的人也跟著學了福州話,一如日本人過去到大唐留學,把唐服帶到日本,變成了和服,又如中國人現在用的普通話,其實是清人改良過的新式漢語,音韻與古中原腔已經大有不同。
.
某女子三人團體說,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但事實上,那是大清人留給這世界,最大的一筆文化痕跡。
.
全世界都在說,清國話。
2016-06-06
距離
跟很多人認識很久了,真的沒問題的,就一直沒問題;有問題的,沒事就碰撞一下;不論碰撞的有沒有道理,又或者輸贏,重點是這之後,彼此有沒有空間再容納這碰撞之後的尷尬。
我其實很佩服幾個長期碰撞、或是碰撞後還退了一步的朋友,這種人反而使我自慚形穢,我會想,我在幹什麼?堅持什麼?為什麼要對這樣的人咄咄相逼,又不是匿名的對決,彼此在不報上名號與背景前,來一場你死我活的廝殺,這可是你熟識的面孔,為什麼不能有理解的空間?
不過,就算如此,碰撞還是得發生。
有些問題與觀念,差距還是很大,更何況,有些事是每個人的容忍底限,不但碰不得,還要據理力爭,還要全力悍衛,管你是什麼角色,違反規則一律關起來圍勦。
於是,我們容忍剛認識的人,可以去碰個幾次最在意的點,發發黃牌,然後還是在碰? 那就給紅牌驅逐。
問題來了,總有最長時間仍一直在踩雷的人,到底要不要原諒,還是要繼續這樣碰撞下去? 我通常會就先放著,我覺得很多事說開就好,但總有說開還是不愉快的事,只好先放著,也不是就此放開手,只是,不知道怎麼辦。
好像陌生一點,就能再多點空間,但這空間,其實是距離,你不想受傷我不想受傷,那麼保持安全車距,你撞不到我,我在撞到前,還有空間可以迴避,MUCH BETTER。
缺點就是,當你開始加速,而我不會像過去一樣,踩著油門狂追,心一橫,就讓你往前衝,你去結婚、你換工作、你唱起了歌、你去演講,我看不到車尾燈,緩緩開著我的三十四十,你今天開心、你今天難過,我不知道,一樣的等速,緩慢往前,同一個夜晚,但是距離遙遠。
我不期望你的期待,你是你,我是我,我有我的事,我的人生,老是在公路上追逐,那還是不如顧好安全,不如就這麼看不到你好不好。
於是,停下來,這樣就好了,也許有點懷念,但是,如果又開始糾結過去與小事,如果我又變成如此的不可原諒,那就跟當時放手一樣;阿阿,傷痕這種事就是這樣,一旦有了心潔,不對,欣潔,錯錯錯,心結,那還真的就回不去了,畢竟是化學反應。
所以,就冷靜下來,好好想想,你到底想要什麼,我到底要什麼,也許,一切本來就都是錯誤,又也許是一時衝動。
也許就這樣吧。
2016-06-04
寫給64的這首歌
當年是當年,現在是現在,當時的發聲是一種政治正確,今天的沉默也是一種政治正確。
.
本想把後來的人的發展都寫一寫,但查完資料後,除了幾個往生的明星與一部份人,當年演唱的人幾乎都赴中發展了,於是,也沒什麼好寫;當時的政治正確,現在變成一種政治不正確,誰敢大聲說出自己唱了這首歌?說自己當時是政治正確,那當場變成反共;如果說當時被逼,這樣變成反KMT;而說現在只想音樂歸音樂,政治歸政治,只想音樂給更多人聽到,那就變成逃避問題;你看,我都幫你寫好腳本了。
.
但可以肯定的,如果政治正確是一種選擇,那麼不管過去與現在,沉默,也是一種表態,那並不表示你可以因此而變成中立理性客觀超然。
.
這種沉默,讓我想到太陽花時的一片沉默,有人說,任何人都有價碼,這個價碼可以買你做出任何事,金錢與名聲是可以讓我們不說任何一句話的,而旁人則會永遠記得你的發聲與沉默。
.
你看,你當時愛著KMT,那是你的信仰,現在他也不是你的政治正確,你愛的國家到底是誰?這首歌的慷慨激昂卻變成對當時的你的嘲諷。
2016-06-02
2016-05-07
集體催眠
先不提宗教的內容與何個宗教對象,信仰是可貴的,而且沒有人不存在信仰,信仰,特別是薩滿信仰,相信透過儀式與反覆行為,讓參與人進入類似催眠的狀況,藉此獲得超自然力量的借取,或神靈的憑依。
雖然薩滿是早期信仰,不過這樣的表現形式在近代宗教,以儀式與各種教派的分支都可以看到類似的行為,更偏門一點,某些福音教派也好、某紫衣也好,乃至於更小眾一點,前陣子某大大愛的化妝品大會、以及一些更小的宗教流派(先別戰正邪),都可以看到這樣眾人投入的場面,柄除原生團體的規則與行為,對信仰科學的我來說,這是很盛大而且充滿意義的人類行為,因為大家都拋下了自我意志與個人,在不論行為好壞的前提下。
再偏到外面一點,其實某白眼小鬼的早操或公司舞,或是業務的晨間訓話,或是某些什麼訓練要一群人做出瘋狂的舉動,在我看來也是催眠與扶乩的召喚行為。
那麼問題來了,有宗教主體的儀式,有神祇與力量的對象,那麼那些業務與抹去個性的內在訓練營,是想召喚什麼呢?
我想,是想欺騙自己,建構與創作一個,不是自己的自己吧。
2016-04-04
古城奇譚
1
這裡簡直可以說是雜無人跡的海角邊境,雖然沒有下雪,但是夾雜著海水的潮濕冷風,使得氣候感覺上更加冷冽,路旁四處可見枯萎的樹木,悽涼的木枝無助地往上延伸,但在天空能給木枝的,不是溫暖和煦的日光,而是幾乎如同深夜般黑暗的烏雲,而在枯木腳下,只有一大片褐黃的矮草平原,遍佈在邊境的觸眼所及之處,矮草沿著一條羅馬時代既有的石質驛道生長著,在驛道的盡頭那裡,是一座聳立在崖邊的巨大石城,厚實的石塊砌成牆壁,複雜多樣的建築風格,顯示它經歷長久時間的不斷增築,高聳偉峨於崖邊的高點,加上懸崖本身的高度,遠遠看過去幾近入雲,但,卻孤傲絕獨,入口有一座古舊的吊橋門連接著道路與城門,從城門窺探不甚明亮的古城內,幽深的城內靜無人跡。
這裡簡直可以說是雜無人跡的海角邊境,雖然沒有下雪,但是夾雜著海水的潮濕冷風,使得氣候感覺上更加冷冽,路旁四處可見枯萎的樹木,悽涼的木枝無助地往上延伸,但在天空能給木枝的,不是溫暖和煦的日光,而是幾乎如同深夜般黑暗的烏雲,而在枯木腳下,只有一大片褐黃的矮草平原,遍佈在邊境的觸眼所及之處,矮草沿著一條羅馬時代既有的石質驛道生長著,在驛道的盡頭那裡,是一座聳立在崖邊的巨大石城,厚實的石塊砌成牆壁,複雜多樣的建築風格,顯示它經歷長久時間的不斷增築,高聳偉峨於崖邊的高點,加上懸崖本身的高度,遠遠看過去幾近入雲,但,卻孤傲絕獨,入口有一座古舊的吊橋門連接著道路與城門,從城門窺探不甚明亮的古城內,幽深的城內靜無人跡。
2016-03-31
寫在慘劇之後
如果你信仰自由主義,從近年來的研究去閱讀法律與個案,即便你知道99%的人犯的罪證確鑿,但你會為1%辯護,你會支持廢死族群。
但如果你信仰社群主義,相信社會組成與分工,對體制的維持有所影響的因子應該排除,如果你知道99%的人犯的罪證確鑿,那麼1%的可能可以個案處理,所以你反廢死。
但如果你信仰社群主義,相信社會組成與分工,對體制的維持有所影響的因子應該排除,如果你知道99%的人犯的罪證確鑿,那麼1%的可能可以個案處理,所以你反廢死。
2015-05-15
兩個月的職場甘苦談
半個月前,我因為覺得工作上有太多不可解的問題,最後思考了以後我提了辭呈,臨行告訴同伴們,這問題不可解,如果他們繼續撐著,其實狀況不會改變。
當時的工作量是10%,只賺進約60K的收入,扣掉基本開銷就已經破表,更不用提個人產值的部份,更何況最終目標是120%;上個月在壓低支出的狀況,我本人可以賺進約56K的收入,對方明顯有將案件給付額壓低,因為我的感受上工作了約70K的工作量,不過對方表明實質工作量佔總比僅15%;進入本月後,增加了人手,但收入額卻降低至43K,就我片面的了解是對方暫不發案給我,想嘗試兩位同事的堪負量,但,工作狀況還是一樣直入深夜。
我的判斷是,在發案與修改來回上有太多時間與流程上的浪費,這問題是對方獲利的因素,因為沒有公司會接受這麼浪費人力與時間的條件,如果持續下去的話,我們會複製出一間在本地一樣操勞的公司,甚至在人力配置上也會相近於對方。
問題來了,這是獲利的模式,況且我被交付了要遠超過這目標的工作量,有可能嗎? 有的,我更黑心的將工作量疊加便是,但那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追根究抵還是整個模式的問題。
當老闆說得倒很輕鬆,下下目標,說說官話,丟給下面去思考問題就好,但,實際上碰觸到問題,我發覺的是整個計劃不周全,與執行的困難處。
可解嗎? 沒有問題是時間不能解決的問題,但,這裡連時間都要要求,那麼問題就來了,無法付出時間成本去處理問題,那麼,我們該怎麼要求效率與工作量與人力的增加?
解決問題需求一套流程,這叫SOP,但,SOP應該要由誰來擬定,又SOP裡遇到的問題,該由對方來決策嗎?我的理解是就算寫出來了,遇到獲利可能,那麼還是要打退堂鼓。
討論跟思考到後來,我的感覺上是,有太問題在最初就沒有被考慮進去,很多問題在沒有解決方案前就被要求以現在的方式去進行,甚至於很多問題是不在原本預料到,就直接冒出來要求被解決。
我試著以自己的方式去處理,所以有很多朋友接過我半夜求宿的LINE、電話等等,不過,結果只是證明,他們的要求還在這之上,解了一時不能解長久的需求。
總之,我辭了,而兩個小夥伴原本要一起離開,但晚了一個星期才走的他們,現在還撐著,想來我大概被安了不負責任的罪名吧,不過,停損原本就是我這種人在這個人生階段應該有個思考方式與決策方式,我沒有太多時間與生命可以浪費。
雖然說我曾經想過擴編來將問題解決,但,現在想想,那只是解一時,不是解一世的長久之計,只能祝福他們能早日解脫了。
2013-08-24
善惡的放大鏡
我拜讀了一篇文章 [我們真的討厭安海瑟薇嗎?],其實文中這幾個例子還不算非常的惹人厭,這幾個人還算是普羅大眾的共同認知標準,討厭他們還算是少數,而且這裡沒有提到已經被大眾所了解的名人效應。
訂閱:
文章 (Atom)